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2016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发布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17-03-18  

 2016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发布会

活动现场

2017年3月16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与《现代传播》杂志社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2016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现状与文化形象构建”数据发布会。黄会林院长发布了调研数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现代传播》杂志主编胡智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等两位长江学者对数据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黄会林院长介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是以外国观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数据调研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持并实施,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六届,形成了10万字的调研报告和五部《银皮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分析数据和研究依据,在国内外电影学界和业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评价“具有重要行业参考和学术研究价值”,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价“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AICCC执行院长高峰担任主持


AICCC院长黄会林资深教授做数据发布

2016年,研究团队选取周边国家样本受众作为人口变量进行问卷调研。本次调研从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数据采集到分析过程共历时5个月,调研对象涉及16个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综合考虑各国人口比例及区域分布,发放了1610份问卷,回收1500份,其中有效问卷1493份,回收率为93.1%,有效率99.5%。本次调研对周边国家样本受众的观影动机、观影行为、观影效果进行了具体考察,对其通过中国电影认知中国文化符号、中国人文情感和中国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报告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样本显示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中的传播现状及效果如何?第二,在样本受众中,接触中国电影与构建国家文化形象的关系如何?根据调研数据,发现本年度七大亮点:

 

亮点一:填补了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传播现状数据调研的空白

中国周边国家数量较多、语种复杂、文化差异明显,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存在着市场自然选择、产业着力方向等诸多困难,由此导致年观影总量偏少、到达受众有限等客观状况,在此前提下,我们进行了今年的多种外国语言的数据调研工作,样本发放及回收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我们也希望通过艰苦的调研得到一些有益的发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此类数据调研空白,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亮点二:样本显示,相对于其他区域,东亚地区(韩国、日本、蒙古)是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洼地

通过对样本受众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东亚区域样本受众在通过人际传播和网络传播接触中国电影资讯方面、在选择免费网络和电视资源渠道观看中国电影方面、在通过观看中国电影对形成整体印象与符号认知方面,东亚地区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亮点三:样本受众最认同中国电影中的“家国情怀”

本次调研从社会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和家庭价值观这三个角度,设计了人与人平等、社会自由、尊重人性、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公正法治、廉洁、诚信友善、重视家族代际关系、崇尚集体意识、爱国情怀这10个方面,以考察周边国家受众通过接触中国电影对上述价值观的认知。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周边国家样本受众认同度高的是中国电影中的“爱国情怀”“重视家族代际关系”“崇尚集体意识”,可见,在“家国情怀”方面,亚洲人民“民心相通”,在共同的情感基石上,命运共同体意识能够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从而实现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亮点四:年观影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对当代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

问卷设计了孔子、汉语、书法、太极、长城、京剧、习近平、姚明、屠呦呦、张艺谋、中餐、中医、瓷器、茶叶、华为、微信、网购、高铁等18个考察指标。

其中包括习近平、姚明、屠呦呦、张艺谋、华为、微信、高铁在内的当代名片。将样本受众的年观影量与其对一系列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进行交叉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年观影量的增加,对当代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明显提高。

这一发现揭示中国电影是当代中国文化符号输出的有效载体,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影片投放,产业扶持,辅之以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从影片类型、影片译制、和传播渠道上加以优化,注重青年和高学历人群受众,从而有助于加强中国电影传播的影响力。

 

亮点五:样本受众通过观看中国电影对社会秩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印象较弱

调研数据显示,周边国家样本受众通过观看中国电影,对中国军事、经济、科技印象较为深刻,对社会秩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印象较弱。这一发现让我们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媒体议题设置下,引导受众对中国产生了不客观的刻板印象,本结论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现实情况。

调研发现提示我们,电影作为艺术形态,在构建国家形象的过程中,更应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让中国电影在展现国家科技、经济、军事飞速发展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人文形象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展现。

 

亮点六:样本受众认为中国影片存在“重制作轻内涵”现象

数据调研团队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影片制作技术与影片思想内涵两个因子。调研结果显示,周边国家样本受众对中国影片制作技术的印象始终比对中国影片内涵价值的印象更深刻。

我们认为中国电影人应跳出盲目追求“大制作”“大效果”的桎梏,自觉将中华文化底蕴和思想精华注入影片,在中国影片制作技术不断成熟的前提下,坚守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体现。

同时,随着观影频率的上升,受访者对中国电影所蕴含的内在价值理解也在逐步提高,这说明量变能带来质变,观影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对影片内涵的理解,加大影片输出力度,提高影片质量水平,提升影片内涵和立意,将有利于中国文化形象在周边国家的树立。

 

亮点七:武侠片和动作片在样本受众的观影偏好中名列前茅

本次调研延续了对电影类型偏好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周边国家样本受众中,武侠片和动作片继续领跑类型电影,此结论与前几届数据调研的结论相得益彰,表明武侠片和动作片不仅在英语国家受到欢迎,在周边非英语国家同样受到青睐。

可见,在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中,应重视这两种类型电影的制作和传播,在通过电影对外构建文化形象时,发挥其亲和受众的自身优势,更充分地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抒发真挚的民族情怀,显示自信自强的民族文化。本研究希望通过数据调研,充分客观发现以电影为媒介的文化传播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做出的贡献。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执行院长任点评嘉宾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胡智锋院长任点评嘉宾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对调研报告进行了点评,喻国明认为我国经济“走出去”和文化“走出去”之间效果差异甚大,本次调研补上了中国在对外文化输出方面调研的缺乏,因此调研数据是非常有意义的。喻国明针对本次调研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在研究模式上可以进行调整和完善;其次,问卷设计层次需要深化;最后,喻国明提出可以通过建立常模,了解外国电影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一般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点评到,黄会林先生能够从重大方向构建的角度,对学术发展起到标志性作用,连续六年的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是中国文化民族化现代化的新收获。此外,他提出,调研报告本身的三个突出特点:持续六年的延续性,有文化担当和家国情怀的人文性,以及该项调研的品牌性。

 

研究团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调研报告。该项成果以“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现状与文化形象构建”为题,刊载于《现代传播》杂志2017年第一期。

发布会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峰教授主持,黄会林院长与课题组主要成员李雅琪、马琛、杨卓凡等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二十余位记者光临现场,共同见证了数据发布会成功举行。

调研团队与嘉宾合影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新主楼1732室 电话:(010)58805680 邮编: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