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问卷调研 » 2011问卷调研

2011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 调研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2012-05-21  

      【内容摘要】 本研究抽取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308名外籍人士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深入地了解中国电影文化和价值观在国际传播中的现实状况。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对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及偏好、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的认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中国电影  中国文化  文化符号  文化价值  国际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地位不断攀升,国际影响力日趋扩大,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得不承认,一方面,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中国文化输出相对滞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落后于以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当代文化自身缺乏足够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中国文化被歪曲、降格、肢解,存在着被西方强势文化日益同化的危险。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忽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而应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寻找中国文化自己的坐标,加强文化自信,自觉发展和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代要求接轨。

电影,具有很强的美学维度和文化阐释力,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有传播学研究专家认为:电影是唯一能够让观众大规模聚集在一起并接受相同信息的媒介。电影集中了艺术与美学、文化传播与社会道义责任等诸多元素。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大关,电影产量和市场容量大幅增长,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并跻身全球十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令世界瞩目。在华丽数据的背后,中国电影的国际生存状态如何?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如何?中国要向世界输出带有哪些文化符号的电影?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如何能通过电影最有效地被世界认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为了探究中国电影文化更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我们设计了本年度的问卷,开始了国内第一次针对外国观众的调研之旅。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450份,有效回收1308份,回收率90.2%。全部调查结果经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后,得到相关数据共计30余万个。此次调研覆盖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母语语系涉及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印加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意大利语、爱尔兰语、罗马尼亚语、希腊语、土耳其语,甚至还有索马里语、希伯来语、坦米尔语、洪族语、泰卢固语等语系。调研对象男性占40%,女性占60%,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占81.5%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对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及偏好、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的认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

电影艺术本质上属于媒介艺术,是内容与观众之间双元互动的市场运作,其价值和效能由观众结构、数量及其对电影的接触频率决定。因此,观众对电影的互动接触,是电影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原动力,没有观众的接触,就没有电影艺术和产业的兴旺。

一、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总体接触情况不佳

1   外国观众看过中国电影的数量

 

通过图1的数据显示,在所有国外受访者中,总体上看,有三分之一多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一点也不了解,近五分之一的观众对中国电影较为关注,近一半的人对中国电影多少有一点了解。可以说,中国电影在国外的影响力总体局势相当不好。

2   不同母语及学历层次的外国观众看过中国电影的数量

从学历、收入和年龄几个方面来看,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呈现正向比例的趋势,也就是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年龄越大的外国观众,看中国电影的数量越多。从母语来看,母语为德语、日语和韩语的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相比其他母语的外国观众多。这和中国电影文化与母语为日语和韩语的观众归属国的文化都属于东方文化体系不无关系。对中国电影最缺乏关注的是母语为印地语和英语的观众,完全没有看过的分别占41.5%和32.3%。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外国观众总体上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度不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中国电影本身的问题,还是各国观众的审美区域化问题所致?为此,我们对外国观众对与本国电影的接触情况进行了调研。

外国观众看过本国电影的数量

数据显示,外国观众观看国本国电影的数量在十部以上的占67.5%,39部的都徘徊在3%左右,12部的占13.4%,完全没有看过的仅占5.3%

从母语层面看,母语为德语和日语的外国观众对本国电影尤为热衷,受采访者中看过十部以上者为100%,其他母语观众也都徘徊在75%左右,可见外国观众对本国电影的热衷度是非常高的。从年龄上看,60岁以上者的外国观众选择“十部以上”的占100%,其他年龄段也分别在65%左右,年龄由低到高呈现正向分布状态。在其他方面,诸如学历、职业等层面均呈现散状均匀分布状态。

从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与本国电影情况对比,外国观众关注本国电影的程度比关注中国电影的程度大得多,看过十部以上者的百分比相差近50%,完全没有看过的相差2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效果不好,不是外国观众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不感兴趣,而是由于中国电影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与文化认同也有一定的关系,电影本是一种文化形式,观众对本国电影的关注,实质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

 

二、外国观众接触中国电影的途径多样化

4   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电影的途径

数据显示,总体上看,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电影的途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身边的人推荐”,占60.2%,其次是“互联网”,占46.7%,第三是“电视/广播”,占41.3%。其中,部分受访者进行了重复选择。数据表明,“身边人的推荐”是电影推广的最好广告,可信度较高。

以上三种途径对于受教育程度的外国观众均呈现相似状态。但是在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中稍微有一些变化, 18-60岁人群的首选是“身边的人推荐”,而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的首选则是“电视/广播”,分别占53.5%和57.7%,这与这些人群的交往关系和平时的活动有关,电视/广播对18岁以下的人群具有权威意识,对于这个群体来说电视/广播传播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整天与电视/广播打交道的时间较多,接受这方面的信息也较多,所以电视/广播对于他们来说,信息触达较为迅捷。相比其他年龄群,25-45岁人对“互联网”的选择最多,这个群体由于接触“互联网”的时间相对较多,掌握信息较快,并且信息量爆棚,因而也是中国电影的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对于“电影院内广告”选择率最低,一是电影院内的广告,大多观众认为广告目的性较强,可信性较低,说不定会把某部不好的电影赞成一朵花。二是,播放电影前插播广告,观众更是深恶痛绝,本是观影时间,让大家来看广告,这方面的索赔事件比比皆是,所以观众对这些广告形式不赞成,也对其信息接触持抵触情绪。

 

三、时间因素决定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方式

5   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方式

数据表明,从总体上看,外国观众在选择看中国电影的方式中,“买/租电影DVD或录像带”成为大家的首选,为55.1%。这种方式是很多碟片发烧友的首选,可以存放,还具有时效性强等优点,再则国外关于碟片的管理也比较正规,大家的正当权益能得到保障。选择“网络在线观看”的占42.1%,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通过网络观看中国电影的人数也多了起来。由于网络具有片目选择便捷,不受观看时间限制等诸多优越性。选择“电视播放”的占39.5%,电视机的普及,收视网络的覆盖,使得电视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欣赏环境比较自由散漫,时间安排也较为自由,但在视觉表现上不如电影院。选择“电影院”的人仅占32.2%,排在最低位置,相比之下, 在院线欣赏中国电影的观众数量较少,

在以上几种观看中国电影的方式中,选择率最高的是看DV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影碟机及家庭影院得到普及,所以采用这种形式观看电影人数较多。使得很多人采取这种方式观看电影,已经超出了通过电视观看电影的比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个人拥有电脑数量的增多,选择上网看中国电影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再加上电视收看,都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收视行为,作为收视终端的影碟机、电视机和电脑通常摆放在家庭住宅中。与电影院不同的是,在电影院,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观众之间会形成一个互动的氛围,相互之间会随影片情节的跌宕起伏而产生共鸣,产生家庭收视所不具备的奇妙的互动效应。外国观众不喜欢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或是国外电影观众不喜欢体验影院众人“同呼吸,共感叹”的氛围,说明中国电影还没有在外国观众心目中成为享受电影艺术、寻求精神放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能与中国电影在国外影院上档的频率和机会不高有关,造成了大家去影院看中国电影不是很方便。还有,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本位主义或电影工业的保护主义日益凸现,更使得中国电影走入国外影院的黄金档期步履艰辛。

 

四、在观赏行为上,外国观众较喜欢单独或与朋友一起观看中国电影

众所周知,跟谁一起看电影也有所讲究。在我国,电影院一般是爱情的栖息场所,恋人出没电影院是常见之事。随着在电影收看途径的多样化,与谁一起看电影的行为也会由于观赏方式、观赏环境而发生变化。总体来说,外国观众喜欢单独或与朋友一起观看中国电影。

外国观众通常和谁一起观看中国电影

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选择最多的情况是,选择“自己一个人看”的占65.9%,选择“和朋友一起看”的占48.8%。这在不同性别的受访者中有一定的差异,男性选择“自己单独一个人”观看中国电影的比例略高于女性,约高11个百分点。从年龄层面上看,18岁以下的群体多与父母一起看,占41%,紧随“一个人看”和“和朋友一起看”之后,3060岁的人群中大多与自己的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一起看,约占38%。从职业看,管理人员与营销人员与自己的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一起看的比例很大,均占首位。从收入与学历层面上看,收入与学历越高的人员越较喜欢与自己的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一起看中国电影。这说明收入和学历越高的人员越重视爱情生活,电影院是爱情栖息的重要场所之一,这一点与中国是相同的。

缺小结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偏好】

    中国电影的一个世纪的历程,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悠长的、不可磨灭的印迹。印迹的内核正是深藏其中浸润内外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国电影的“目光”也投向了世界,部分作品吸引了外国观众的眼球。

一、中国动作类型电影比较受外国观众喜爱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在北美获得了不错的票房,被美国媒体评价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因此,有学者视2002年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元年。之前的《卧虎藏龙》也获得空前成功,美国的《外交政策聚焦》杂志曾发表《功夫片的地缘政治学》一文,作者强调:“《卧虎藏龙》在国际上的成功,催生了一个正在上升的中国形象,并提高了世人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不管是《英雄》,还是《卧虎藏龙》,都是以武侠功夫类的动作片取胜,得到了外国观众的高度认可。

外国观众喜欢中国电影的类型

数据显示,在不同年龄层、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母语等方面的受访者中,“动作/冒险”片都是首选;其次是“功夫片”,喜欢功夫片多集中于年轻人和教育程度较低层次者,这与动作、功夫片的快节奏、振奋人心有关;喜欢喜剧比例最高的是25岁以下人群;喜欢剧情片的人群集中在35-60岁;25-35岁人群对“战争/历史”题材影片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60岁以上观众对“家庭/情感”题材及“纪录片”的兴趣远高于其他人群;

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中,“动作/冒险”片是首选;高中及职高学历人群对“功夫片”兴趣较高,比例都在40%以上,而随着教育程度的上升,对功夫片的兴趣明显下降——本科平均35%,硕士及以上平均只有24%;相比之下,观众对“剧情片”的兴趣随着教育程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尤其硕士及以上人群达到了48%;本科以上学历人群对“独立制作/文艺片”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物对“纪录片”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从调研数据看出,外国观众对中国的动作/冒险、功夫片较为青睐。李安的《卧虎藏龙》和张艺谋的《英雄》就已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功夫文化。另外,一大批国际功夫动作影星,如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也成为我国功夫文化的代言人,向世人昭示我国的功夫文化。迪斯尼制作《功夫熊猫》时,美方邀请了成龙对他们进行武术指导。这些都显示出我国功夫文化的魅力所在,电影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所以武侠、功夫动作片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不过要让电影文化传播出去,产业化是不可绕过的。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类型是个跳不过的话题,没有中国类型电影的勃兴,就没有我国电影产业的未来,中国电影的类型化是我国电影产业的基础。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电影类型先从动画、功夫类型打开走向世界的先河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从电影类型上看,外国观众较为青睐动作、功夫类中国电影,显示出外国观众对功夫文化的喜爱;而中国正是功夫诞生的故乡。

8  外国观众希望看到哪些类型的中国电影

数据显示,从年龄角度看,25-35岁的群体最希望看到独立电影/文艺片,占41%,然后是希望看到中国的喜剧片,39.8%,排在第三的是动作片,占33.6%。3545岁的群体最希望看到的是剧情片,占41.4%,排在第二的是动作片,占35.4%,排在第三的是独立电影/文艺片,占34.3%。4560岁的群体最希望看的是动作片和纪录片,均为32.5%,其次是剧情片,占33.7%。60岁以上的希望看到的分别是动作片、喜剧片,分别占64%和60%,其次是纪录片,占36%。可以看出,年龄的各段群体的喜好呈现出分散化的题材喜欢趋势,并没有特别集中在几个独有的题材方面,较为集中的是动作、功夫片,这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外国观众的青睐。

随着社会发展,诸多国家教育环境与条件改善,年轻一代学历较高,普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化素养亦较深厚。他们集中喜欢动作片、剧情片和独立电影/文艺片等中国题材。动作片是反映我国武打功夫文化,剧情片大多是反映我国社会形态、人情世故、风土人情等现实情形,独立电影/文艺片可以体现我国电影艺术形态与艺术水准,具有典型纯艺术承载性。国外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抱有很大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文化实行了“走出去”工程,在各国办了“孔子学院”,使得国外年轻观众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希望通过中国电影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进行进一步的系统了解。

 

二、故事与文化是外国观众青睐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吸引外国观众的中国电影主要因素

数据表明,在不同年龄的受访者中,25-35岁人群选择“了解中国文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说明这个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期待,对异域文化有着浓厚的了解兴趣。25-45岁人群选择“好口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如前述,2545岁的人群喜欢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电影,对于信息如潮的互联网来说,评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教育程度对吸引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选择“了解中国文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选择“导演”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所有人群选择“演员”的比例基本持平;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选择“好口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但总体选择还是集中在“故事”、“了解中国文化”与“好口碑”几个方面。可见,故事对于一部电影是非常重要的。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电影的故事对于外国观众很具吸引力,可见故事还是电影的根本。在电影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影片喜欢玩酷玩炫,在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大大削弱了电影的故事原创力。从本次调研看,外国观众选择看中国电影的目的还是在于一个打动人心的好故事。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化,第一要务还是从故事情节做起,即讲什么样的故事,怎样讲好故事,是中国电影的立身之本。中国文化走出去最便捷的途径之一是电影,电视剧太长,一般情况下,从头到尾看完的人较少,文字性读物由于语言障碍,得不到广泛的传播。而电影传播中国文化具有范围广、时间短、见效快之功效。从调研情况可以看出,了解中国文化是诸多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因素。我国近年来重视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在全世界多所大学办起“孔子学院”,给国外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派出了无计其数的“文化大使”在全世界各个角落传播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热在全球兴起,中国电影无疑也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任,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成为了外国观众吸引中国电影的主要因素。

 

三、对于外国观众,中国内地导演和演员认可度较低

导演和演员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直接决定一部电影的成败与否。导演或演员有时是一种电影品牌。一部影片要想在票房上取得成功,当然首要的是剧本要好,其次是明星演员要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导演的品牌效应,打造出一个一呼百应的著名导演是至关重要的。

10   外国观众喜欢的中国导演

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选择最多的导演依次为:李安(55.2%)、王家卫(38%)、张艺谋(30.5%),其他几位导演如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等基本都持平在8%左右,这说明中国导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不够,排在前两位的李安和王家卫都是香港导演,内地只有张艺谋排在第三位,而且喜欢的程度也不太高,仅受到3成外国观众的喜爱。选择没有喜欢的导演就占了五分之一多, 18岁以下的群体,更是六成没有喜欢的中国导演。最受欢迎的3名导演中,李安和张艺谋在不同年龄及不同教育程度人群中受喜爱的程度差别不大,而喜欢王家卫的观众则明显集中在25-35岁,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中。

导演作为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电影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但在观众眼里,导演已经超出了其本色概念,俨然成为电影艺术风格甚至电影品牌的代名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调研看,我国导演,特别是内地导演竟然在国际观众的心目中如此没有地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11  外国观众喜欢的中国演员

数据表明,在所有受访者中,选择最多的演员主要都是男性,依次为:成龙(68.4%)、李小龙(38.4%)、李连杰(30.5%)、周润发(29.5%);女演员相对影响力较小,依次为:巩俐(18.4%)、章子怡(17.5%)。在男性演员中,排名前四的成龙、李小龙、李连杰与周润发全是香港演员,内地演员无一登堂入室,这局限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趋势。内地女演员中巩俐和章子怡虽然榜上有名,但是喜欢的程度均不超过两成,这与国际著名演员的受欢迎程度有相当大的距离。从性别方面看,被选排名前3的男演员中,选择成龙的女性观众多于男性观众,而选择李小龙和李连杰的都是男性多于女性。

相比中国电影导演,在选择“没有喜欢的演员”的人很少。说明中国演员在某种程度还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这对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化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品牌建设还不足

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品牌建设的成功,其百年来的品牌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创建、营销与维护的过程,才日渐形成今天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与体系。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正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道路才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希望。

12  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需要改进的方面

数据表明,在所有受访者中,关于中国电影需要改进的方面,选择“宣传发行”的占63.7%;其次是“叙事方式”占35.1%;选择“导演”的最少,占11.6%。说明中国电影在国际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以至于很多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不了解。然后是叙事方面,由于国别文化不一样,对于电影叙事理解是有区别的,中国电影的叙事方式应该朝人类共性理解方向努力,不要仅仅局限于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数据表明导演并不是阻碍中国电影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国外的观众并不仅仅是冲着某位导演的电影前去电影院,这一点与中国的观众有所不同,他们只看重电影本身的质量所在。

13  外国观众没看过中国电影的原因

数据显示,在外国观众没有看电影的原因中,选择“没机会看”最多,占41.5%,选择“在生活的地方不流行”的占31.3%,选择“不感兴趣”占20%,选择“不喜欢”占3.7%。“没有机会”说明中国电影在国外上映的机会不多,致使国外看不到中国电影,近年来,虽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但是由于发行宣传等问题,使诸多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比较陌生,以及在观众生活的当地不流行等局限的结果。

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国与国之间原有的文化藩篱日益被打破,各国之间文化产品的流通日益紧密。这对中国电影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有赖于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如果把电影故事比作国王,那么电影品牌更是王中之王,品牌才是决定中国电影能否在全球市场取胜的关键。从上述调研分析看出,我国电影的国际化品牌尚未建成,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地位较低,得不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其国际产业化程度便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在中国电影品牌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缺小结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认知】

电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文化符号则是传达特定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电影作为光、影、声综合艺术,可以承载的文化符号也是立体而多元的。为了衡量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认知程度,本次问卷调查分别考察了外国观众在不同年龄、学历背景等维度中,对中国电影中不同类型文化元素的兴趣度、理解程度及心理需要。

一、虽然功夫只是中国文化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但却是目前中国电影中最吸引外国观众的文化符号,而排在其次的“自然景观”、“中国建筑”等元素也属于文化内涵中较为粗浅的层面。相比之下,音乐等较深层次、具有跨文化传播力的文化符号,却很难引起外国观众的兴趣。

14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兴趣度

 

15  不同年龄层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兴趣度

 

数据表明,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最感兴趣的文化符号有中国功夫、自然景观和中国建筑,其中中国功夫最为突出,在45岁以下人群中都是首选的元素,这和中国电影最早通过动作类型影片打开国际市场有直接的关系。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中,选择中国功夫比例最高的是25-35岁人群,最低的是60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的观众对功夫的兴趣越小。而在25-35岁的主流观影人群中,“自然景观”和“中国建筑”也是他们很感兴趣的文化符号,而这些恰恰都是文化内涵中较为粗浅的层面。

相比之下,主要文化符号中,外国观众兴趣度最低的是“音乐”。但从文化符号的内涵来看,中国功夫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通过中国功夫了解的文化内涵只能是“管中窥豹”,而音乐恰恰是电影这种艺术形态中具有生命力的元素。电影《泰坦尼克》创造了全球的票房奇迹,其中的主题曲《我心永恒》更是成为经典曲目传唱至今,说明音乐是具有跨文化传播力,最易于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所接受的文化符号之一。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音乐兴趣的缺乏,提醒我们应该突破对功夫元素的惯性依赖,在更多不同类型文化符号的有效运用上进行深入的挖掘。

 

二、目前外国观众通过观看中国电影引发的文化心理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方面。

16  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后引发的兴趣点

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观看中国电影最能引发的兴趣点依次为: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古代习俗等。其中,对中国历史最感兴趣的外国观众集中在25-60岁的人群,这一区间的比例均超过60%。对中国哲学最感兴趣的外国观众集中在18-45岁以及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一区间的比例均超过了45%18岁以下的人群对中国文化的偏好相对分散,比例最高的为学习中文,达到31.1%,而最低的中国建筑也有15.2%。外国观众对于中国建筑和服饰的兴趣普遍不高,只有60岁以上人群对中国建设的兴趣达到30.8%45-60岁的人群对于中国服饰的兴趣达到21.7%

就学历方面来看,学历越高对中国历史和哲学感兴趣的比例就越大,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群对这两项的兴趣分别达到69.2%57.8%;专科学历者,除了偏好中国历史外,也对中国古代习俗和中国食品有相当喜好,比例分别达到34%32.1%;中学毕业者,除了对中国服饰和建筑兴趣较低外,分别仅有15.7%13.1%,对于其他中国文化的喜好比较接近。

 

三、外国观众认为视觉画面是观看中国电影时最容易理解的方面,而难度主要来自于文化差异和对白;有趣的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文化差异的感受就越强烈。

17  外国观众理解中国电影的主要障碍

 

数据表明,在所有受访者中,在理解中国电影的困难方面,选择“文化差异”的占47.5%;其次是“对白”占43.3%;选择“画面”的最少,占10.2%。说明外国观众理解中国电影最困难的地方仍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由于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导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的对白难以理解,特别是中国电影中的一些方言和俚语更是让外国观众摸不着头脑。其实,无论是对白还是剧情,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基础都是晦涩难懂的。因此,如果中国电影想要打开国际市场,必须首先进行中国文化的输出,以文化作为依托来逐渐消除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18  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理解中国电影的主要障碍

就受教育程度来看,学历越高,文化差异对于理解中国电影的困难越大,硕士以上人群比例达到55%;而与之相反的是学历越低,对白对于理解中国电影的困难越大,中学毕业的人群的比例达到51.2%;除文化差异外,本科学历的人群认为剧情是对最难理解的,比例达到47.4%,而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群则认为对白和无配音是最难理解的,比例均为38.8%

 

综上所述,在针对外国观众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方面,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使用目前还处于较为单一、浅显的层面,这也使得文化背景的差异更容易成为外国观众理解中国电影的主要障碍。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被更多观众理解和接受,中国电影需要更充分挖掘文化符号与电影语言的有效结合,并在深度和多样化上多做探索。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价值的认知】

电影是我们了解文化的一个窗口,也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着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念。短短一个多小时,对于异域的观众来说常常是不同文化“博弈”的缩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可以通过电影得到怎样的传达呢?本次问卷调查对外国观众通过中国电影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认知程度、 心理需求及中国电影传达文化价值观的总体效果进行了考察。

 

一、目前外国观众通过中国电影了解到的主要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较传统的中国文化价值观,这与海外市场上传播的中国电影以古装片、武侠片居多有很大关系。多数海外观众希望今后多看到反映中国都市文化和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影片。

19    外国观众从中国电影中了解的文化价值观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海外观众通过电影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总的来看还较为传统。有50.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最常表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几个主要价值观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这与中国输出海外市场的电影中以古装、武侠片类型较多的趋势不谋而合。相比“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较为传统的价值观,“以人为本”、“和谐”等中国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也通过电影得到了一定的传达,在所有选项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8.4%35.2%

另外,有5.7%的受访者列出了一些通过中国电影了解到其它主题的文化价值观,其中提到较多的包括“社会及家庭责任”、“相互尊重”、“荣誉和忠诚”等,基本都属于较传统的中国文化价值观。最后,仍有16.9%的受访者表示,对于中国电影中传达的价值观“说不准”或者“没太在意”,其中尤以18岁以下观众的比例最高。

 

20  外国观众希望今后多通过电影了解的中国文化类型

在被问及今后希望更多的看到反映何种类型文化的中国影片时,58.8%的受访者选择了“中国城市文化”,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文化”,分别占49.0%41.8%

 

21  不同年龄层次的外国观众希望今后多通过电影了解的中国文化类型

在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中,对“中国城市文化”最感兴趣的海外观众突出集中在25-35岁的人群,比例高达72.5%,其次是35-45岁(69.1%)和18-25岁(61.2%),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也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观影人群;相比之下,45岁以上及18岁以下的人群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高一些,他们中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比例都略高于“中国城市文化。”

 

二、中国电影目前并不是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但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重要、甚至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因为其便捷的传播和丰富的信息,已经成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首要渠道,受访者中有46.7%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比例最高;紧随其次的2个选项是“身边华人朋友”和“到中国旅行”,比例分别为38.3%37.4%,说明即使在信息化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对于海外观众来说,亲身体验和感受仍然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方式。相比之下,选择“中国电影”的比例只占25.9%,排在第5位,略低于书籍、报刊、杂志等媒介,略高于电视媒体。

 

23  不同年龄层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

在这次调查中,不同年龄层的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也有所差别。其中,通过电影了解中国文化比例最高的是45-60岁及60岁以上人群,分别为42.9%42.3%, 这与中国电影在1970-80年代在国际舞台上的繁荣阶段基本吻合;相比之下,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文化,在25岁以下的受访者中,“互联网信息”都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首要渠道。

 

24  外国观众评价中国电影对传播中国文化应起到的作用

 

虽然中国电影目前并不是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但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中国电影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作用都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其中有31.8%的人认为中国电影应该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6.4%的人认为“比较重要”;另有15.8%的人觉得这个问题“难以评价”;只有6.0%的人认为“不重要”。

 

综上所述,过去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传播的主要是较为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而今后的外国观众,尤其是主流的观影群体,希望看到更多具有时代感,反映现代社会都市文化题材的中国电影,同时也依然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国电影在传播文化及价值观的功能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传播文化的类型和内容也应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影响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经开始吸引世界的目光。但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一直注重意识形态的宣传,缺少开阔的国际视野,这种状况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但走向世界的步伐还是太过缓慢。今天,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下,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中国电影也好,艺术形式的电影也好,还是作为意识形态,亦或作为文化产业的电影也好,中国电影有必要而且必需参与到跨文化传播中去。那么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现实影响如何呢? 本次调研问卷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

 

一、大部分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的影响一般

 25  外国观众眼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大部分的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的影响一般,为58.2%,最认同中国电影影响力的群体所占比例最少,仅为8.6%,完全不承认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有影响的群体占9.7%,这与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以及对中国电影的总体接触情况不佳不谋而合。从性别上来看,认可中国电影影响力的男性要多于女性。

 

二、不同学历层次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有不同认知

26  不同学历层次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国际影响的认可度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影响力很大的群体中,大专及以下的外国观众比例为34.1%,要高于本科及以上外国观众11.1%的比例;而在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影响一般的群体中,学历越高,则认可度越高。说不清楚中国电影国际影响的低学历群体占33.0%,这说明最低学历层次者对中国电影国际影响的概念模糊。

 

三、不同收入层次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有不同认知

27  不同收入层次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国际影响的认可度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影响很大的群体中,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外国观众比例为34.4%,要高于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外国观众17.1%的比例。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影响一般”和“没什么影响”以及“说不清楚”的外国观众比例与其收入层次没有太大关系。

综上所述,与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景象相比,中国电影的海外反响差强人意。总体表现为由于不同民族文化,如语言、历史、价值观、风俗等之间的差异而导致国际影响力匮乏。中国电影对外国观众心理以及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不同年龄背景、不同收入、不同学历层次的外国观众均对中国电影的认可度不高。总体而言,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并未与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同步。中国电影开拓海外市场、进而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还面临重重困难。

 

【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建议】

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官方与民间、政府与企业、学术与商业、现代与传统、主流与特殊等多种力量互相作用之下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立体的传播系统。它在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的建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传递等多维度多层面都起到积极作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价值观,终极目的在于使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能够彼此了解、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多元共生。

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进行研究,对了解受众情况、认清国际环境、确立自我身份认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于2011年对此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调研,并形成分析报告。根据调研结果,秉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此提出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建议。

 

传播途径:拓展主流渠道,扩大全媒体影响力

调研报告显示: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总体接触状况不佳。受众样本中有三分之一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一点也不了解,近五分之一的观众对中国电影较为关注,近一半的人对中国电影多少有一点了解。[1] 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传播乏力、影响非常有限。

同时,根据调研报告我们也发现,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了解途径主要为口耳相传式的传统获知方式,以身边人推荐为主,互联网其次,电视/广播等硬广方式为比例最低。在观影渠道上,大部分外国观众习惯用DVD/录像带在家观看中国电影,且多数为独自观看,而聚众在影院观看的则非常少。

电影作为传媒的一项重要的手段,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电影在传播上作为一种聚众媒介,在产生的初始,就以将观众聚集在咖啡馆集体观影方式进行展示的,它天生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大型影像语言。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凭借一国所拥有的电影传播渠道,就可度量该国软实力的高低。例如本世纪初的韩国电影浪潮之后,韩流即席卷全球;近年来东南亚电影大热,随之东南亚文化也开始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电影在外国观众中,以个体观看、小屏幕影像、口碑相传为主,并没有符合电影的聚众、大屏幕的传播特点,这说明在传播渠道上,中国电影没有进入国际主流,也说明中国电影在体现国家软实力方面亟待提高。

拓展主流传播渠道,意味着要让海外观众走进影院观看中国电影,要让中国电影真正地在大银幕上放映。在规划设计具体步骤时, 应该立足实际情况,区分商业因素、行政因素在电影传播过程中、电影产业中所具有的不同作用,权责分明,政府、相关机构、企业等不同角色定位各司其职。要明白哪些事情必须政府承担, 哪些政府不宜亲自操作,否则会事与愿违;哪些应该发动企业去做,哪些又不应由企业承担。过去,我们有政府“电影外交”、“电影出访”的成功经验,现在,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企业、民间社团、学术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促进中国电影进入国际主流传播渠道,利用全媒体信息平台进行宣传营销。

政府对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扶持,最主要的是为电影“走出去”提供政治上和制度上的保证。做好切实规划,制定有效政策,鼓励培养产业化的电影国际传播机制,进而让企业和相关机构成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行为主体。基于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根本目的——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彼此了解、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多元共生,我们当前主要应立足于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理解和接受,倘若政府作用过于彰显,反而容易造成国际社会上的逆反情绪,形成“中国威胁论”,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发生的情况。政府要做到虽不处处露面,但影响力无所不在。

企业与相关机构在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方面是传播主体。这里提供一些具体的策略建议供参考。

1、国际联合制片和国际合作发行。这些方式都是分散经营风险、刺激电影出口的有效手段。国际联合制片是多个国家的制片方通过共同投资的方式解决电影生产的资金问题,共享资源,保障电影作品顺利进入多个国家市场。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合拍的前提是中国企业必须掌握影片控制权,才能够深刻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和厚重度,拍出引起海外观众文化震撼的中国影片。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也是中国电影应走的道路。通过与国际资本的合作,疏通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渠道,使“走出去”工程顺畅。

2、国际影展促销。这一方式不仅带动版权交易,而且也有助于制造营销热点,使产品迅速获得国际认同。全世界有几百个国际电影节和电视节,多数电影节会为各国影视公司提供市场交易平台。如每年2月的柏林电影节,5月的戛纳电影节, 10月的东京电影节等。另外,国际上还有一些专门的电影交易展会,如美国电影市场交易会AFM,香港国际影视展等。可喜的是,中国电影企业近几年很重视影展营销投入,许多公司还联合组团参展,整体促销中国电影。

3、完善电影对外传播产业链。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不仅需要内容生产商,更需要内容集成商和内容运营商,我们不仅把电影看成宣传品和作品,看成打入国际市场的内容产品和文化产品,我们希望出现更多从事中国电影产品国际贸易的专业公司、中介代理和媒介运营商,不管是民营的还是国外的。

4、整合全媒体传播平台。现有的电影国际传播平台过于分散,有必要进行分类整合以取得统筹安排、集中发力的效果,同时减少运作成本。根据我国需求和现实情况,对政府参与运作的现有平台,如孔子学院、各驻外使馆文化处,可一定程度上参考“法国文化中心”等国际文化机构的成功经验进行整合更新,使之成为中国电影文化对外传播和推广的一个根据地。同时,发挥网络、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等全媒体手段,全方位对每一部重点影片进行宣传,并配合开展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将电影的传播作为文化事件来推广,学术界、教育界给予理论上与青年力量上的声援,并可开发相应副产品及APP软件客户端进行深度用户黏连,定时向中国文化爱好者发送点对点的直投广告宣传品,打造立体的、多维的、全媒体的整合推广平台,扩大中国电影的影响。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风向标和重要标准,中国电影只有取得海外市场的收益才能证明我们的产品出口是成功的,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才能直接在海外市场运营中取得收益。以市场为导向的对外传播有多种运营模式:版权输出、版权合作、资本运营、海外上市等,通过这些新方式,中国电影要创建对外传播的新模式,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充分利用传媒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电影产业化,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走出去,而且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合作,做到国有、民营、外资共同作用,辅以新媒体技术手段,建立跨国界跨体制跨行业的电影传播矩阵,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传播方式:了解差异,分区分众打造品牌形象

调研报告中,“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偏好”、“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认知”三个部分显示出一个共同的现象:不同区域的观众,对中国电影的认知了解呈现不同的偏好需求。比如,母语为德语、日语和韩语的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相比其他母语的外国观众多;对中国电影最缺乏关注的属母语为印地语和英语的观众;[2] 德国与韩国观众最感兴趣的中国文化符号为自然景观,法国观众最感兴趣的中国文化是中文及字符,日本观众对于中国建筑的喜爱程度最高,印度观众在所有外国观众中最为热衷中国功夫。[3]

上述现象与国际情感价值传播规律、国家形象塑造规律相符合。一般而言,民族文化的传播、国家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国际社会对该主权国家的感情评价。构成这一情感评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影响,也有国际交往、领袖风范、社会文明程度方面的影响,这就使得评价有相对性。国家与国家在情感上由于文化地缘关系也产生了远近亲疏。

据此,我们建议,应深入了解国际电影市场的需求差异,按照区域进行中国电影的分众传播。可参考美国的消费电子制造商协会CEMA,和握有最多影像资源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共同定制的DVD发行区域码,把国际传播区域划分为:一区(美国、加拿大)、二区(日本、欧洲、埃及、南非、中东)、三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南韩、东南亚)、四区(澳洲、新西兰、中南美洲、南太平洋岛屿)、五区(俄罗斯、蒙古、印度、中亚、东欧、北韩、北非、西北亚一带等),并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

此外,调研报告第三部分指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品牌建设存在严重不足。[4]尽管有将近七成以上的观众表示喜欢成龙,还有超过五成的观众对李安导演表示认可,但外国观众对于电影的选择影响因子主要为故事、文化、口碑三方面,而导演、获奖影片、演员明星等能够成为品牌价值内容的元素,却并不能够成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观影的原因。

以上报告分析说明一个急需重视的问题:中国电影必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导演、演员,以及相应的文化品牌形象。结合分区分众的策略,应针对不同地缘、不同民族文化地区的国际受众,做出差异化品牌经营推广策略。

例如:一区观众中意成龙、李连杰等演员,偏好动作冒险片、功夫片、古装片。二区观众对中国文字、自然景观、建筑等文化符号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有固定喜爱的导演演员,如姜文、贾樟柯、霍建起、汤唯、舒淇等,偏爱独立制作/文艺片。三区观众与我们有先天文化同源性,加之华人居多,更喜好剧情片、当代都市题材故事片,战争/历史一类古装片对他们也有吸引力。四区五区观众对中国电影文化的了解几乎处于空白,应注意用普世价值观层面的内容获得彼此在文化上的认同。这里仅仅抛砖引玉,具体的针对每一区域的传播方案与品牌推广策略,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完善。每种文化都具有自己的显着特点,这也是吸引其它文化的重要因素。电影文化只有传播出去,才能发挥其对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贡献作用。

 

传播内容:以故事吸引人,以情感打动人

调研报告的第三第四部分显示出“故事”在电影传播中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将近一半的外国观众表示故事是他们青睐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前不久,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来京讲学,也认为好的作品应该通过文化表层而达到人性深处,如果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电影就能够在全球穿越国界,跨越边界,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他也建议,中国电影应当讲述真正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好莱坞(或欧洲)。

电影的本性决定了人们容易通过一个国家的电影来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这一国家、民族或者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且由于电影的画面直接刺激于人类的眼睛、耳朵等感知器官,电影画面中一系列的人物活动、形体语言都以全人类所共知和直接理解,很容易为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的人民大众所接受和理解。电影通过自身庞大的受众群体及其强大的影响力,可以有效达到其影响一个国家形象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影克服语言文字的所不同而引起的“传播阻隔”和交流困难,将更为多数的民众归纳到自己的受众范围中来,应采取电影化的叙事手段,用“故事”来吸引观众,且这一“故事”应作用于观众的情感层面,通过全人类共通的喜怒哀乐等感性方式传递抽象的理念与价值观。这也是电影作为大众传播手段所独一无二的特殊优势。

从现实层面而言,我国在电影工业化水准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在电影镜头的强大冲击力、电影音效的震撼效果、日益发展的新技术带了更加逼真的视觉感染力等方面不能构成独特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在电影故事的曲折精彩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努力使之成为了我国电影民族化的一大卖点。

但故事的讲述方式是大情节、小情节,还是反情节?故事表达的情感是个人情感、集体情感,还是社会情感?故事展现的主题是原始欲望、爱与归属,还是哲学理念?怎样的故事能够最广泛地吸引观众、打动观众,从而传递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在此将中国电影传播的信息分为三个层面:

1,主题: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态度、观点等。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为原始主题、基本主题、超越主题三个级别。有关温饱、安全感等物质生存层面的基础需求的,属于原始主题;有关理解认同、爱与被爱、荣誉感归属感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属于基本主题;有关哲学、宗教信仰等终极价值思索的,属于超越主题。

2,故事:包括情节、人物、结构等。根据对情节安排的原则,分为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三种类型。大情节分为经典设置,遵循因果关系、闭合式结局、线性时间、外部冲突、单一主人公、连贯现实、主动主人公的原则;小情节为极简主义,遵循开放式结局、内在冲突、多重主人公、被动主人公的原则;反情节为反结构,遵循巧合、非线性时间、非连贯时间的原则。

3,情感:包括个人情感、集体情感、社会情感等。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三个层次。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从大众接受度上来看,原始主题、基本主题较能得到广泛认同;经典设置的大情节叙事,传播面最为广泛;由事物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感情,更能获得观众心灵层次上的共鸣。当选择用小情节或者反情节的叙事手段表达一个超越主题,观众普遍会产生无法理解的情况;当选择用大情节的叙事手段展现个人欲望、原始主题时,观众普遍会感到低俗和无法认同。

可见,展现基本主题的、表达情感的、以经典叙事手段讲述故事的影片,是最适于在国际上跨文化传播的影片。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播内容,即是通过故事吸引观众进入影院,用情感打动观众,再辅以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符号点缀其中,进而传达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李安《卧虎藏龙》的成功就是典型案例。放眼世界范围内,能够收获全球好评的经典传世电影,莫不如此。

 

电影情节中的不同主题和情感表达

 

欲望

情绪

感情

原始主题

色情片、恐怖片/惊悚片、特殊题材:《人肉叉烧包》、《肉蒲团》

艺术片:张艺谋《菊豆》、陈凯歌《风月》

艺术片:刘冰鉴《哭泣的女人》、李杨《盲井》、郝杰《光棍儿》

基本主题

情色片、鬼怪片:李安《色戒》、程小东《倩女幽魂》

文艺片:王家卫《重庆森林》、张元《绿茶》

剧情片:李安《卧虎藏龙》

超越主题

艺术片:张元《东宫西宫》、王小帅《极度寒冷》

艺术片:田壮壮《狼灾记》、费穆《小城之春》

国内缺省                          国外的例子有《红》、《白》、《蓝》三部曲

 

传播目的:寻求文化共性,传递民族价值观

调研报告的第五部分指出,中国电影目前并不是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5] 这一结论也补充说明了上面所提出的策略:以故事吸引人、以情感打动人。但是打动人的目的是什么?中国故事片与外国故事片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这就是下面要讲的如何通过电影传递民族价值观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的目的。电影的国际传播,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一部分,是为了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更高层面而言,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是要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同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调研报告的第五部分同时指出:目前在海外传播的多为传统的文化价值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是外国观众从中国电影中了解到的最多的文化价值观。[6] 这种情况一方面有其合理性,因为输出海外市场的电影中以古装、武侠片类型为主;一方面也有其问题,毕竟中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东亚共同文化遗产,并非为现代中国所独享,过于强调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容易在国际关系上为邻国带来不安情绪,正如我国观众对日本影片中过度强调武士道精神会有排斥一样。

我们要在电影文化中传递的民族价值观,应该是当代中国现实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帮助国际社会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载体,是从当代现实中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

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上,应区分出不同种类电影的传播策略:对于某些展现原始主题的冲击国际电影艺术奖项的影片,我们可在学术、艺术上放开,强调其表达的原始主题并非只是中国特有现象,而是人类共有的“原罪”,是中国多元文化中的非主流部分,也是价值体系中的边缘部分;对于探索超越主题的影片,我们应在人才培养上有所助力,将能够代表我国艺术水准的电影艺术家、电影艺术大师推向国际;对于展现基本主题,传递民族价值观的电影,我们应大力在国际推广,塑造正面国家形象——这也是我们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的主流,是我们通过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点所在。

同时,对于希望在艺术内容和形式上有突破创新的年轻电影人才,我们建议:用大情节的故事促使观众理解深刻晦涩的超越主题、用基本主题来引导观众适应小情节与反情节的叙事方式。

 

多元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本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一方面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接受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本土文化进行保护,重新发掘并认识,使之在新形势下得以发展和传播。中国的主流文化是长期以来与众多少数民族文化共存共融而形成的,对在世界范围内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现有情况下,中国文化需要经过理性方面的准备,才能更好地与经济发达国家的西方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与多种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注意到对方文化的特性,其中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尊重每一个与自己不同的文化,还要通过交往学会变换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正确评定其发展价值。我们在保护和整理中国文化的同时,需要注意发掘其中的理性思维,展示其逻辑性的部分,并以此来建立向世界传播的平台。作为世界上的一个文明古国,这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多元化的世界,为了和谐相处、共谋幸福,需要彼此理解、相互尊重,注重平衡与和谐。如何与其他文化的民族共生共存,不仅是中国的课题,也是世界的课题。一个屹立于世界的完整的中国形象,应该是一个经济、文化的复合体。不能只让世界惊叹我们坚硬的经济形象,文化的柔美魅力不仅可以淡化经济形象的硬度,更可赢得亲和力。

 



[1] 参见第二部分数据分析,7

[2]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7

[3]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认知】:12

[4]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偏好】:1214

[5]  见前,【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价值的认知】

[6]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价值的认知】,19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新主楼1732室 电话:(010)58805680 邮编: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