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第三届会林文化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李学勤、白乐桑获奖
发布时间: 2017-01-21  

    1月20日下午,由会林文化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会林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法国国民教育部汉学总督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白乐桑,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共获该奖项。颁奖典礼由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持。
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活动主办方会林文化基金是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第三极文化”创立者黄会林先生命名的公益基金。作为非营利、非政府机构,“会林文化基金”的宗旨是推动以“第三极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着重于把“会林文化基金”打造成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的重要平台、引领公益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基金特设立国际性学院奖“会林文化奖”,旨在表彰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外人士。已成功举办两届,并产生了4位获奖者,他们分别是第一届得主瑞典汉学家、斯德哥尔摩大学荣休教授罗多弼,中国艺术家韩美林先生;第二届得主美国汉学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博古睿讲席教授安乐哲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教授。
    第三届“会林文化奖”征集工作于2016年10月启动,经评奖办公室统计,本届“会林文化奖”共有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理事、学术委员、创作委员、客座研究员以及“看中国”组委等共123位提名人,提出候选人73位、132人次。提名者团队集结了国内外文学、影视、戏剧、哲学、美术、音乐等文化领域百余名专家学者。其中,有51位提名人提出外籍候选人30位,分别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俄罗斯、日本、泰国、西班牙、英国等11国家;有67位提名人提出中国籍候选人43位。入围终评的外国籍人士有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瑞典翻译家安娜·古斯塔夫森,加拿大著名汉学家贝淡宁,法籍华人巴黎中国电影节创始主席高醇芳,美籍华人著名导演李安,法国著名汉学家汪德迈,加拿大籍华人文学家叶嘉莹;入围终评的中国籍人士有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著名导演张艺谋,著名作家莫言,著名戏剧家赖声川,著名作家冯骥才,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高峰,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谷国庆,著名比较文学学者王德威。
    北京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刘利代表校领导表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指引着我们走向未来。北京师范大学着力提升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体系。自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发起设立会林文化奖以来,在学界、业界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和强烈的共鸣,正在带动更多的人热爱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也让世界更多的人们,感受中国文化的特有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副书记刘利致辞

    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副司长王嵩为获奖人白乐桑先生宣读颁奖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高峰为白乐桑先生颁奖。

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副司长王嵩为白乐桑先生宣读颁奖词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峰为白乐桑先生颁奖

    白乐桑在获奖感言中重点回顾了他学习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四十年的岁月,并以“喝水不忘挖井人”这句中国俗语表达了他对于中国和他的老师们的感激之情。他特别指出,汉语已经取得了国际性语言的地位,法国人对中国抱有深深的敬意,希望中国对自己的文化能抱有自信的态度。


白乐桑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接下来,中国文化促进会驻会副主席于广华为李学勤先生宣读颁奖词。法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兼大使顾问贵永华(Oliver Guyonvarch)为李学勤先生颁奖。作为白乐桑先生的学生,贵永华参赞表示,他得益于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才能真正明白和了解中国每个汉字的真正意义。他认为两位获奖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国际传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文化促进会驻会副主席于广华为李学勤先生宣读颁奖词


法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兼大使顾问贵永华(Oliver Guyonvarch)为李学勤先生颁奖

    李学勤先生在获奖感言中梳理了他与北师大的渊源,回忆了自己在历史研究所二所的工作经历,以及时任所长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并以此感谢和怀念几十年来关怀帮助他的师大同仁。同时李学勤先生谈到了他对于黄会林先生创建的“第三极文化”的理解,他认为,正在走向国际的中国文化将成为第三极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我们文化的自尊和自信。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大题目,也是未来必将实现的历史必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不夸大也不缩小,向国际推介中国文化,说明中国人的历史贡献,只有这样,我们今后才能给世界更多更大的新贡献。



李学勤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本届会林文化奖的终评评委,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副书记夏潮先生向大家汇报了会林文化奖的评委和评奖过程。本次推选工作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一支阵容强大的提名队伍提出了另外一支强有力的候选人队伍”,这使得终评委员会工作变得更加艰难和审慎。终评过程中各位评委本着认真严谨公平客观的评审态度,最终共同推选出了两位候选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副书记夏潮介绍终评情况

    会林文化基金创始人、会林文化奖命名人黄会林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往届会林文化奖获奖人情况,并且特别向本次获奖的两位学者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黄会林先生介绍说,本次会林文化奖的提名者团队集结了哲学、文学、戏剧、影视、美术、音乐等等文化领域一百余名专家学者。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突出贡献者,其中也有不少提名者多次被选入被提名人名单。所以他们的推举意见、他们的国际视野、他们又大大的增强了会林文化奖的权威性。得益于提名队伍阵容强大,本届“会林文化奖”候选名单专业领域宽、国际影响大,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的积极呈现和对现代社会的有益贡献。他们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使者。

会林文化基金创始人、会林文化奖命名人、北师大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致辞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程建平在发言中再次向白乐桑先生和李学勤先生的获奖表示祝贺。程书记强调,文化自信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或者会议传达上,它实际上是具体的体现,“会林文化奖”就是在文化自信过程中一个具体体现。我们应该真正地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上,要付出行动。如果十三亿中国人每个人都在做这项工作的话,一定能够形成一个伟大的洪流,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实现了。

北京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程建平总结致辞

    2009年,黄会林教授提出了“第三极文化”的构想,在明确世界文化格局多元化的前提下,正确地定位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经过七年历程,开展了一系列以“第三极文化”为理论基础的实践及学术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会林文化奖”以鼓励、资助更多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使者的宗旨,助推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


白乐桑人物事迹

    白乐桑先生于1973-1975年到中国留学,从此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汉语和中国文化,在法国从事汉语教学和中法文化交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也是汉语国际推广的积极参与者。
    白乐桑先生负责全法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制定与修改、汉语师资力量的考核和聘用,是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全欧首位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法国汉语教师协会的创始人及首任会长,欧洲汉语教学协会首任会长,先后主编《汉语语法使用说明》、《汉字的表意王国》、《说字解词词典》等专著四十余部,其中1989年编写出版的汉语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被法国高校、中学、民间团体和官方等部门广泛使用,多次再版,总计达15万余册,成为法国各校最受欢迎的教材。白乐桑先生笔耕不辍,先后发表《结缘汉语:我的汉学之路》《从中法对比视角探索国际汉语教师国别化培养思路》《论汉语学习中思维管理方法的恰当性》《个人认知倾向与汉语教学》等八十余篇学术文章。在坚持汉语推广的同时,白乐桑先生非常热爱中国文学,他将鲁迅的《孔乙己》、《药》、《呐喊》等多篇作品翻译为法文,推荐给法国民众。
    白乐桑先生说:“30多年前,我是法国寂寞的汉语知音,而今,数以万计的法国人学习方块字的热情高涨,我愿意为他们架设一座通向中华文明的桥梁”。

李学勤人物事迹

    李学勤先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至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成立后,任第一、二届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二至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3年起回母校清华大学工作,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李学勤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目前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他对于许多学科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和贡献,尤其致力于中国先秦秦汉史、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涉及甲骨学、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和简帛学等各方面。从上世纪50年代起,他已出版《东周与秦代文明》、《古文献丛论》、《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周易溯源》、《文物中的古文明》、《通向文明之路》、《三代文明研究》、《初识清华简》、《夏商周文明研究》等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获得多个国家级重要奖项。他还先后主持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一广场出土东汉简牍的整理与研究”等项目。
    李学勤先生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以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引领中国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开拓出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为全人类认识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新主楼1732室 电话:(010)58805680 邮编:100875